时间:2022/8/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021/5779537.html

▲与学员合影

那是年初,从交通厅转到我们省公司一个函件,内容是省外贸厅对外培训中心要求派个人去给学员讲课,主要讲高速公路建设。时任公司董事长的唐建辉经过考虑便指派我去。

当接到这项任务时,经与培训中心了解的情况是因为国家外经贸部(后改称商务部)承担着对外的培训任务,也就是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给与帮助和训练的各类人员统一归属到外经贸部进行教育培训,外经贸部再大体分专业和领域在全国设立四个基地接收人员培训,名谓研修班,举办方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福州便是其中的一个,并告诉说,培训对象都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来的,这些培训学员既然是国家派出的,那必然是所在国非同一般的人,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就是高级官员。

那几年,由于工作关系需要出国或者邀请而接触外国人已不足为奇,对此,心里没有紧张感反而信心满满地要将福建乃至全国高速公路建设成果介绍给外国朋友,增强各国对中国的认知。于是,自己马上起草讲课大纲、内容以及课件,同时也请我们单位的何建华帮忙翻译成英文,又请杨杰帮忙制作成PPT,一番准备后,10月的一天,应培训中心的要求第一次前往课堂。学员来自尼日利亚,说英语,于是就带了同事何建华做我的课堂翻译。

▲群黑中有点黄

当兴致勃勃的步入教室时,眼前骤然一片“乌黑”,除了四周墙面及灯光外,真是“黑压压”得不假,可眼下“乌黑”中不时还有闪动和隐现的洁白点,犹如散落在夜空中明亮的星星,特别地明亮和皓白,哈哈,那是台下人们的眼睛还有牙齿,在黑皮肤中及加上他们都穿着黑色的长袍,就更是一片黑中显眼,确实,黑人的眼睛和牙齿比我们来的亮白。第一次见到这么成群的黑色人,是有些晃眼甚至愕然和好奇。尼日利亚位于西非,这里人的肤色在非洲黑人中属于偏黑,因此,来自该国的学员也就不例外了。

▲学员听课

学员对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很感兴趣。我把有关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筹措、投资主体、工程结算;政府职能、企业职责、机构设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解说,以及把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路基、收费站、服务区图片逐一展示,并回答了他们所关切的各种问题,幸好,一生从事交通公路,不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技术措施,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部门法规,不论是建设施工还是运营服务,几乎所有领域都经历过,所以,在交流提问时段也对答如流,直把这些学员听得看得目瞪口呆惊诧不已,连连点头赞叹,这时从台上看下去似乎他们惊叹得眼眸更闪亮,震撼得口中更雪白些了。

一个上午三个小时的课,包括提问解答,内容的丰富和范例的详实深深地触动了学员,他们对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有了最真实的了解,由此,他们很是满意,下课时围拢着我要求合影,我也欣然同意,马上拍下了黑里透点黄的几张照片,过后,若不仔细看,黑乎乎得真还找不到我在哪里。

▲学员提问

不久,又被安排第二次讲课,这批学员同样来自非洲,系中西部的喀麦隆,该国西南濒临几内亚湾,1千多万人口,2百多个部落,2百多种民族语言,法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于是,我讲课的内容均由何建华用英语翻译给学员,自然,学员听应该没问题,可是到了学员提问时,那就没那么顺了,因为,虽然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可来自那么多民族语言的人说英文也不一定是纯正的“伦敦”音,就好比我们全国各地说方言的人,如广东人、福建人说普通话哪能保证说得让所有人都听得懂一样,有时一个名词一句话,让何建华也听不懂对方偏僻旮旯英语而难以翻译,只能“猜”译给我,我也就只能“试”答他们,终究谁对谁非或者答非所问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不会跑题太远就是了,只是难为了翻译。

▲讲课中

自那以后,听培训中心带班的管理人员说,学员反映我的讲课不错,于是,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及对外友好,每年都至少一两次邀请我去上课,也就更多地接触了那些来自各国的学员。为了提高讲课质量,每一次都作了充实内容、修正数字或者增添图片等准备。当然,除了介绍这些专业内容外,也难免必须介绍些中国的特殊性,比如中国建筑力量的强大、政治经济体制的优越、中国人的勤奋性格及当前中国的发展态势等,过后应培训中心要求,还提供我们高速公路宁德监控中心供其参观考察,在大屏幕上看福建高速公路运行状态,让学员更明白来中国学习的正确性,留下更深刻印象并有助于日后对中国的友谊。其实有些学员对中国也挺了解,甚至还有学员是中国的留学生,回国当了官而再次来中国接受培训。有一次就遇到过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坐在课堂上听课,偶尔我还请他帮忙翻译些内容。

▲课后合影

挺有趣的一次是一个来自伊拉克班,培训中心请我另外讲一个《危机管理》内容的课,一时就感觉蹊跷,论“危机”哪个国家有比近年来战火纷飞人慌马乱的伊拉克来得“危机”,论“应对管理”也是他们最有经验最有资格,我们来给他们讲课真是班门弄斧了,其实,误会了,那是请我主要讲工程的危机管理,不是讲战争。可能伊拉克至今民族对立还是严重,其中库尔德人势力还很强,听说在这个学员班需要选临时负责人都还没那么顺利。

▲图中宁德高速公路公司朱总经理(右一)。

▲伊拉克学员(图与库尔德人合影)

近年来,培训中心举办了各类人员的研修班已经不计其数,主要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和中南亚等国,学员中的高官有相当于我们的地方省长和国家部长,大多数是地方部门长或者大企业的管理者,其研修班学习的内容也是多样化,基础设施只是其中课程之一,因此像我这样前往上课的人也来自省里政府、经济、科研及大学等单位和部门的专业人员,如果来的有国家部长级的学员,省领导也会出面接见一次。

来的国家多,并不都用英语,还有许多语种,因此,各种的翻译只能是培训中心提供,各位翻译们虽然尽心尽责勤奋好学,但是,这些毕业于大学的学生多是学一般语言,从来没有接触各种专业语言,尤其像工程类的什么隧道导坑、桥梁沉井、沥青拌料等这些术语,都得当场查阅,有些工程专业的学员提问不但口音还可能专业术语与我们也有差异,给翻译带来难处,有时只能“意会”别无办法,如果英语,多少我还能猜得一些词汇,从旁解释点点,遇到使用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还有缅甸语,那就毫无办法了,只能靠翻译辛苦地去“自圆其说”了。

▲课堂上

这些选派到中国学习的人应该都很年轻很优秀,从言谈举止学习态度看得出他们的素质不一般,也背负着他们国家的使命,因此,听课认真,提问积极,礼貌热情,不但讲课完都会要求合影,还想邀请我今后去他们国家讲课,要我留下联系方式。有位哥伦比亚的学员确实很认真地邀请还准备发函件,只是我想,哪能喔?跑到那万里之遥去讲课,命都会没掉,谢谢了。但前后给哥伦比亚两个班上课,都留下美好印象,尤其是班里男男女女学员那与生俱来的南美奔放和热情性格更有记忆。也有学员希望我带施工队伍去参与他们国家建设,还有表示回国后需要我继续帮忙解答问题等等,这些应该都是听课后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一种崇拜和佩服的显露吧。

▲在宁德高速公路监控大厅讲课

▲热情的哥伦比亚女学员送披肩

▲与缅甸学员交流

▲尼泊尔学员

▲今年的网课,讲课在福州,翻译在哈尔滨,学员分别在白俄罗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三国。

有时给英语国家学员开讲前我也会用英语简单说一段欢迎和问候的话,或者说几句中学就学过的俄语单词句子给俄语国家学员,尽管说得结结巴巴,却能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喜欢听课。上完课,学员们大多会赠送一件该国小物品作纪念,如毡帽、围巾、披肩、糖果、镜子等等,说实在话,这些对我们来说都用不上,只是表达他们的一个情谊也是对我讲课的尊重,把它带回家中摆放并看着这些小玩意儿回忆某次过程并随着它海阔天空地想想也挺有趣的。近十年来已经听过我讲课的包括今年给白俄罗斯、蒙古等俄语国家网上授课大致有二十多个亚非拉国家共几百名学员,他们中,说不定哪天在这些学员中出个知名人物甚至该国总理或者总统什么,那也挺令人惊讶的。

▲收到的小礼物

作者简介:

邱榕木笔名:秋龙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溪南人;

路桥高级工程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年轻时参军当铁道兵,退伍后长期在县、市、省级交通公路及城市建设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曾任职于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现任职于福建省高速公路学会。

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中国路姐》《路魂》《铁兵谣》

散文集《漫步地球村》《东水涟漪》

诗词集《榕木诗词选》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406.html
------分隔线----------------------------